跳转到主要内容
华人基督徒网络团契
证道类型 经文证道
圣经书卷 马太福音 路加福音
证道经文 马太福音5:7

主耶稣基督里的弟兄姊妹:

在这节经文中首先叫我们要注意的是,主耶稣基督没有对怜恤作界定或限定,他没有说只怜恤某个群体或阶级。他只是说:“怜恤人的人有福了”。他们将会得到,且的确得到神国的祝福。注意,他说的是怜恤人的已经得福了。“他们必蒙怜恤”,他们早就是蒙福者。因为祝福是一种不配得的恩惠,而不配得的恩惠之所以会临到我们,是因为神已经怜恤我们了。这是一件奇妙且令人惊叹的事!

主耶稣基督宣告:怜恤人的信徒必蒙怜恤。

  1. 怜恤的含义
  2. 要怜恤
  3. 蒙怜恤

1.怜恤的含义

怜恤是什么?这似乎是一个十分愚蠢的问题,因为我们认为自己知道它的意思。然而,要想真正理解我们的经文,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这个问题: 什么是怜恤?首先,怜恤是同情。怜恤人意味着理解别人的情况和处境。怜恤是由于知道他人的烦恼、软弱、痛苦和弱点,而产生一种深切、温柔的同情感。怜恤是对需要帮助的人所怀有的温情。这在家庭关系中尤其显而易见——当情况不好时就会引起同情怜悯。圣经告诉我们,父亲对儿子的爱(耶31:20),或是母亲爱她怀中的孩子(赛49:15),亦或一个男子对他未婚妻的爱(以赛亚书54:7)都是如此。

但更重要的是,怜恤是神自己的属性。在诗篇第116篇中,作者说我们的神以怜悯为怀(译注:mercy一词在合和本里译为怜恤或怜悯,这两个中文词是同义词)。以色列人所经历的神是充满怜悯、满有恩典,且不轻易发怒的神,就如我们今早所唱的那样。因为怜悯是神本性的一部分,他的怜悯从未止息。“他的怜悯不至断绝。每早晨这都是新的”,而且他的“诚实及其广大”,显在我身。

甚至当以色列人被证明不配得怜恤时,神还是怜恤他们。这怜恤与神坚定不移的圣约之爱相连,这爱向他的选民彰显了神守约的信实。他那坚定的慈爱和怜恤是亘古以来所常有的(诗25:6),因着他那丰盛的慈爱,他从深坑中救赎他的子民。

这就是主愿意赦免我们一切罪孽的基础。他把这些罪投在极深的海里,因为他的怜悯高过天上的天。因为神的怜悯,我们可以凭信心转向他,可以恳求他怜悯的应许,并且寻得随时的帮助。

请思想但以理书9:8。但以理没有靠他自己的公义,而是靠神的怜悯。那些承认并且离弃罪的人,可以放胆祈求怜悯,就必会得着。然而,我们知道怜悯不是挣来的,否则它就根本不是怜悯了;它也不是要来的,而是主白白赐予的。

然而,怜恤不仅仅是一种感觉、一种情感,而是可以付诸于行动的。你可以对某人感到抱歉,但这不是怜恤;你可以感受他们的痛苦(这是一个现代词语),但那也不是怜恤。同情是用心去经历并感受另一个人的困境,而怜恤则是对此有所行动。

神怜恤他的子民,于是因着怜恤,起来拯救他们,那些“从前算不得子民的,现在却作了神的子民;从前未曾蒙怜恤,现在却蒙了怜恤”(彼前2:10)。在他极大的怜恤中,他给了我们有活泼盼望的新生。

我们曾经绝望、迷失、被抛弃,现在我们得蒙怜恤,并因此被神接纳。有人曾经写道,怜恤和恩典之间的区别就在这里。神的恩典尤其与陷在罪中的人有关,他的恩典尤其与愁苦中的人有关。恩典是针对罪的整体而言,而怜恤是特别针对罪的严重后果而言。怜恤是要减轻痛苦。主耶稣不断用怜恤来回应那些有需要的人:祈求怜恤的盲人获得了光明,为女儿寻求医治的迦南妇女得蒙怜恤,还有孩子被鬼附的父亲,十个麻风病人,他们都从耶稣基督那里寻求并得到了怜恤。

希伯来书说,他是慈悲忠信的大祭司。因着他,因着这种属性,我们可以来到施恩座前,为要得蒙怜恤,并寻得随时的帮助。

在新约里,耶稣对怜恤最完全的比喻就是那个好撒玛利亚人。他停下来帮忙,而其他人却不肯。我们知道这个故事。那个路人遭遇攻击、抢夺,被丢在那里等死。其他人看到了他,却继续赶路。他们可能也觉得他很可怜,同情他,却什么也没做。但有一个有怜恤的人,他把他扶起来,为他清洗包裹伤口,请人照应他,并答应还会回来。这就是怜恤,即同情加上进一步的施恩为。怜恤不只是同情,而是非常希望能为痛苦的人做一些事,并真正地实践出来。

正如主说到的另一些人,他们虽知道律法,但却行不出律法中更高的要求:行公义,好怜悯。

请思想创世记第44-45章里约瑟和他的兄弟们。他们卖了他,遗弃了他。而现在,在埃及,他就站在他们面前。他们很害怕,害怕丧命。曾经被他们如此虐待过的弟兄,现在是世上最强大国家的掌权者。他大权在握,可以对这些来到他王宫里粗俗的贝都因人随心所欲(译注:“贝都因人”是由英语“Bedouin”音译的中文译名,此词的阿拉伯文意思是“荒漠中的游牧民”)。他通过设计使便雅悯入狱来试验他们。你们知道这个故事。这些兄弟会怎么办?他们也会遗弃便雅悯吗?约瑟像对待兄长一样款待便雅悯,他们会不会嫉妒他?他们会不会也遗弃他?他们是否会把他留在埃及并且告诉父亲雅各他们束手无策?还是他们已经改变了?请注意,当犹大说他要代替便雅悯,不让雅各丧失他心爱的拉结仅存的儿子时,在那一刻,约瑟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他看见他的兄弟已从他们的恶中悔改,看见他们愿意爱主,做正确的事情。

兄弟们心中有怜恤,且付诸行动。犹大怜悯便雅悯和雅各,他理解雅各的痛苦并付诸行动——献上自己。

因此,约瑟与他们重修于好,饶恕了他们罪恶的行为。当他与兄弟们重新和好时,他喜极而泣。他没有要求道歉、认罪和悔罪的行为,而是在看到真正的悔改时,他也给予了真正的饶恕;当他看见怜恤时,他给予怜恤。怜恤人的必蒙怜恤,现在心存怜恤的犹大得了怜恤。

反面例子是马太福音第18章中那个没有怜恤之心的仆人。彼得问主耶稣:我们要饶恕人到什么程度呢?有人得罪我们,我们当饶恕他几次呢?你们也知道这个故事。耶稣接着讲了这则比喻。

一个人欠他的主人一千万银子,这是他一辈子也还不清的数目。因为这个人没有什么偿还之物,主人要他变卖所有的东西,甚至把他的家人卖为奴隶,以偿还他的债务。那人俯伏在地恳求怜恤,给他还债的时间。主人同情他,出于怜恤,他不但没有把那人的家人变卖为奴,给他时间,而且完全免除了债务。主人看到愁苦,于是就动了慈心,并采取了怜恤的行动。被饶恕的欠债者出门后,遇见了一个同伴欠他十两银子(大概相当于一百天的工资,约合几千美元,而不是新国际版圣经所说的几美元),这仍然不是一个小数目。被免债的欠债者要求还钱。他想:“那人欠我不少钱,现在是他还钱的时候了!”

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给他时间,但他拒绝了。想像一下,他不但拒绝了,还把他下到监里。他没有恩慈,没有同情,以至于没有怜恤,而他也不懂怜恤。虽然他得蒙饶恕,但他不理解。虽然他的主人怜恤他,但他却没有珍惜。他不想解除同伴的痛苦,也不愿饶恕他。

在旧约里,耶和华被称为有怜悯的神。我们今天唱的所有诗歌都在讲述他怜悯的多方面,这些怜悯要存到永远。他的怜悯就像父亲饶恕他的孩子一样,心怀恩慈,并付诸行动——他看见自己子民的悲惨处境,就把他们救出埃及;他听见他们受压迫时的哭泣,就差遣了士师。因着圣约之爱,他一次又一次地救回他的子民。他的怜悯从未断绝!

当我们读到新约时,我们面对的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怜悯。因为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为要拯救他们,使他们与他和好。他看见我们可悲的处境,看见人类自己走向毁灭。起初,当人战兢地躲避他时,他就在寻找人。他在伊甸园里呼唤人:“你在哪里?”这是神对堕落后的人所说的第一句话——“你在哪里?”——这是恩慈的话语,怜恤的话语。罪人恐惧、心虚、逃避,但有怜悯的神寻找他,怜恤他,并向他施怜悯。

所以,在新约圣经里我们看到,神差遣了他的独子;于是他经历磨难、痛苦,看见罪恶。尽管我们犯罪、邪恶、堕落、败坏,但因为我们可悲的处境,神就动了慈心,以怜恤来恩待我们。他偿付了罪债并使我得自由。公义和怜恤之间没有冲突,而是同时彰显在基督的十字架上。

在那里罪债被偿还,使我们从自己欠的罪债、担负的罪疚中释放出来,使我们再也不用逃避将来的忿怒。这就是怜恤。怜恤就是看见一个人因他的罪孽、过犯,以及世界的败坏而落入可悲的境地,就对他动了慈心,并付诸行动。

2. 要怜恤

对神的子民也要求有这种怜恤。当主耶稣被问道“谁是我的邻舍”时,他讲了那个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他讲完之后,反问道:“谁是他的邻舍呢?”有人问他:“谁是我的邻舍?”他说,不要问“我应该把谁当成我的邻舍”,这是个错误的问题。但许多人仍然寻问并回答这个问题。他们说,我的邻舍是某某,并给出一个定义。如果有人问到这个问题,许多人会说:“我的邻舍是所有主带来和我有所接触的人。”这可能是对的,但主耶稣还是说,这个问题错了,所以回答它并没什么益处。不要问“谁是我的邻舍”,而要问“我应该如何作一个邻舍”。谁是邻舍?那个律法师回答说:“是怜悯他的”,可怜他并且付出行动的那个人才是邻舍。“你去照样行吧”,这是主的命令。如果你是邻舍,显出你的怜悯,行出你的怜悯,以怜悯的行为对待他人。

耶稣国度的众民必须是有怜悯之心的人。因为我们就像那个人被殴打、遭抢劫,丢在一旁等死。魔鬼攻击我们,抢夺我们,让我们等死。但耶稣因他的怜恤接纳了我们,他的怜恤是永远长存的。主医治所有破碎的心,因他(为我们)包扎刺痛的伤口,我们得蒙怜恤。

因此,我们必须对别人怀有怜恤。正如主耶稣基督在马太福音6:14所说:“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在接下来的经文里,耶稣说:“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他还说:“你们站着祷告的时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们,就当饶恕他,好叫你们在天上的父,也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若不饶恕人,你们在天上的父也不饶恕你们的过犯。(可11:25-26)

世人本来没有怜恤,因我们的本性都一样。世人认为复仇带来快感,是一道美味佳肴。但那些怜恤别人的,自己也得蒙怜恤。这不是因为我们能通过怜恤人挣得神的怜恤,或者通过饶恕人挣得神的饶恕。不是的,因为神的怜恤是藉着恩典而赐下的。

但即使如此,除非我们悔改,我们就不能得蒙怜恤;除非我们愿意饶恕别人的罪,否则我们就不能宣称已为自己的罪悔改了。没有什么比认识到自己已得了神的饶恕更能使一个罪人有怜恤的心,且愿意去宽恕。没有什么比愿意饶恕更能证明有饶恕。我们知道,如果对我们的审判是根据我们饶恕的能力,那么我们必将失丧。

我们已经细想过这一点,登山宝训不是一套要遵守的新律法,而是描述了新约中的男人和女人。它描述了新的以色列人,即蒙召成为主耶稣基督门徒的人。我们知道并且承认: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了;当我们还作仇敌时,就在基督里与神和好了。

但是,主耶稣基督在这里说的是:当我真正认识到我的罪干犯了他,并且悔改,跪在他面前寻求饶恕时,我就真的得蒙赦免了。我知道,我不能还清自己的债,每天我的债越积越多,我只配得永刑——最严厉的刑罚——永世被定罪。而我只能凭着神的恩典和怜恤得蒙饶恕。

因此,我们要怜恤那些因罪受苦的人。我们不能对罪带来的痛苦视而不见。不只是穷人、病人、或躺在路边等死的人会经历这种痛苦,并且那些不认识自己的罪和愁苦的人会更深刻的经历它。当有人居心不良,诽谤、恨恶你,视你为敌人时,这种痛苦就会显露出来。但即使如此,我们仍要有怜恤。对那些充满苦毒和怒气的人,我们要怜恤,而不是愤怒。他们是怜恤的对象。

请记住传福音的司提反:他的同胞、圣约之民、亚伯拉罕的子孙拿石头将他打死,而他祷告说:“主啊,不要将这罪归于他们。”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们的罪使他们丧了心志,他们的眼睛被愤怒所蒙蔽,求主怜恤他们吧!司提反在被石头打死的时候,对害他的人有慈心。因着慈心,他有了怜恤的行为:为他们祷告。即使他就要死在暴徒的手里了,他仍愿意饶恕他们,并为他们寻求神的怜恤。他知道何谓饶恕,因他已从神那里得到了怜恤。

3.蒙怜恤

除了我们愿意饶恕别人的罪以外,没有什么能更清楚地证明我们被饶恕了。被饶恕并饶恕人,接受怜恤并显出怜恤,这些是密不可分的。那些不怜恤别人的人,完全没有经历过神的怜恤。不能饶恕的别人的人,就是没有理解神的饶恕。

“怜恤人的人有福了!”为什么?因为他们明白神的饶恕。他们经历、认识,并得到了神的饶恕,因此他们对别人充满怜恤。

正如我们之前说过的,八福不是一条条孤立的箴言,而是相互依赖的。“虚心的人有福了”,这是说知道自己有罪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明白自己的贫穷。为罪“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哀恸并悔改的人必得生命。

“虚心的人有福了”,理解、认识到并且活在谦卑里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能正确地看待自己。没有人能真正伤害到一个真正谦卑的人,因为他认识自己的罪,就如保罗一样感慨道:“我真是苦啊!”相比之下,别人所说的话就算不得什么了。

因此,他饥渴慕义,他知道自己什么都没有,他需要自己以外的义。他寻求它,并在耶稣基督里找到了。他饥渴,是因为他的处境绝望。他也知道他只能在耶稣基督里,藉着神的恩典才能得到它。有了这份怜恤,并因怜恤蒙福,他就明白何谓怜恤了。他懂得怜恤、学会怜恤、喜爱怜恤,然后活出怜恤。难道我们在得蒙怜恤之后,不应该也都充满怜恤吗?

让我们来看十字架。在十字架上,钉死了一个无罪的人:这个人没有犯过任何罪,从没有危害过任何人。他传讲真理,他来归还并不是他窃取的东西,他来寻找和拯救失丧的人,他还亲自承担了我们的罪,包括缺乏怜恤、苦毒、心怀恶意、卑鄙等罪。因为“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如果我心中深深地知道,我之所以是现在的我,单单是因为怜恤,那么我就不会再有任何骄傲了,就不会否认我的罪。心中不再有骄傲,我里面也就不会有苦毒或报复的心,就不会再坚持认为我的公义是出于自己,也不会产生任何报复的想法。

与别人相比时,我会看自己为罪魁。如果我偶然看见别人的罪,或任何可恶卑劣的事,我不会幸灾乐祸,而是为他们感到悲哀。如果有人得罪你,你会同情,而这同情会变为怜恤、善意、饶恕,甚至七十个七次的饶恕。

这就是主说的意思:“怜恤人的是已蒙怜恤的”。每次你虽犯罪,但因为你悔改并且转向神说:“可怜我这个罪人!主啊,求你怜悯我!”你就必蒙怜恤。

还记得那个不怜恤人的仆人吗?他后来怎么样了?因为他不明白他的主人对他的怜恤,所以他被抓,下到监里。他没有从心中领受饶恕,所以他没有被饶恕。如果那个不义的恶仆试图掐住并且威胁同伴,如果这个无情的、没有怜悯的仆人不饶恕人,那么他就绝不理解饶恕。所以,他没有被饶恕。

“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在生命中得到了神的恩典。 没有人生来就有怜恤的心。如果你有,那是因为神通过他的道和圣灵在你里面做工。你已经看见神为你做了什么:他怜恤了你。因此,你也可以怜恤人。

保罗在提摩太后书1:16-18讲述了一位弟兄的事。当保罗在罗马监狱时,这位弟兄殷勤地寻找他,对他有同情、可怜、怜恤的心,所以保罗论到阿尼色弗说:“愿主使他在那日得主的怜悯”!因为他懂得怜悯,所以他得蒙祝福。因此,他的怜悯将在审判日使他得到怜悯。

只要想想雅各在雅各书2:13中写的:“因为那不怜悯人的,也要受无怜悯的审判,怜悯原是向审判夸胜。”是的,正如保罗为那位有怜悯的弟兄在审判中蒙怜悯而祷告一样,雅各也说,不怜悯人的在那日也不会得到怜悯,而怜悯是要向审判夸胜。

即使在今天,“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怜恤人的人明白什么是怜恤,所以当他们学会怜恤后,他们就喜爱怜恤,并且活出怜恤,那么他们必会得到怜恤。

神的恩典让你满有恩德,神的怜恤让你满有怜悯。

如果我不怜恤人,只有一个解释,就是我从不懂恩慈和怜悯,我仍然活在我的罪中,没有基督,迷失在世界里。

下周我们会再来到圣餐桌前。让我们每个人都省察自己,而不是他的邻舍。让我们每个人都省察自己,并自问:我是否有怜恤?“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有怜恤人的主(潘霍华:《做门徒的代价》-D. Bonhoeffer, The Cost Of Discipleship 101)。

是的,你有福了,因为你的主是怜恤人的主。

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