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十一奉献是不是律法啊?

 

“十一奉献”在旧约里的确是神的律法的一部分。在旧约里的子民有义务和责任遵守此命令。神如此要求以色列人是要叫他们对神的祝福和保守表达感恩。这一吩咐虽然在利未记27章30节里才被正式立法,但早在创世记14章中,亚伯拉罕就已遵守此吩咐。他拿出了十分之一献给既是君王又是祭司的麦基洗德,作为献给至高神的奉献。后来,雅各也如此遵守这一吩咐(创28:22)。十分之一是王应得的份(撒上8:15,17)。然而,到了新约时代,就如礼仪律一样,“十一奉献”的命令已经终止了,因为神在新约时代要求我们奉献的远不止“十一”,而是我们生命的全部。保罗在罗马书12章1节吩咐我们要将身体献上,作为活祭,就是说为了感恩,基督徒应该把自己的全人(身和心)都当作活祭献给神。虽然,“十一奉献”的命令终止了,但是其意义仍然还在(比利时信条第25条)。所以,今天它对我们仍然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今天的基督徒,出于感恩,“十一奉献”不应该是我们奉献的最高标准,而是我们奉献的起点。

圣经里讲得耶稣基督再来时的14万4千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这十四万四千人是那些神在永恒中所拣选,并预定他们在耶稣基督里得救赎的圣约里的儿女,即真基督徒(参见以弗所书第一章)。在启示录所提到的这个人数是一个象征性数字,因为最后得救的人数远不止这些。请参看我们已经回答过的类似问题。

在以赛亚书中说在安息日这一天要不说私话,不办私事,你们赞同吗?但如果这样来看的话,我们都没有完全做到

所有的基督徒不但必须要赞同,还必须去遵守,因为先知以赛亚的这句话是代表神向所有圣约子民做的吩咐。安息日是神在创世时所设立的,是创世格局的一部分(创2:1-2)。虽然守安息日的命令在摩西律法里才正式出现(出20),但圣经告述我们,在颁布十诫之前,神的子民早已开始守安息日了(出16:25-30)。不守安息日律法的人要被治死(出31:15;民15:32-35)。到了新约时代,主耶稣基督也没有废除守安息日的律法。因为他自己说,他来不是要废除律法,而是要成全律法。

神设立安息日的目的:第一, 神在第七日安息,是为了欣赏他自己所创作的世界。创1:31节说,“神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在完成了他的创造之工后,神要庆祝他所创造的一切;神要舒畅一下(出31:17)。他也要让我们与他一同庆祝,一同舒畅(出23:12)。所以,神就命令我们说,“在安息日这一天你和你的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作”。有怜悯的神不想叫我们成为工作的奴隶,而是劳逸结合,在六天的辛苦工作之后,一定要有一天休息。第二,神把这一天定为圣日,“圣”的原文意思是分别出来被神所用。圣日是将那日分别出来,被神所用的日子。这一日是被神专门用来让他的子民到教会与他亲近,敬拜、聆听他的话语,得到灵里的喂养,接受他对他们的管教, 让信徒之间彼此鼓励交通的日子。“圣”的反面是“俗”,所以,在安息日这一圣日里,我们要从世俗的一切工作中解脱出来,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神的身上,在天国的事上,不去为肚腹劳碌做工。“在这一日要不办自己的私事,不随自己的私意,不说自己的私话”(赛58:13)。第三,是为了让以色列人纪念他们被神拯救脱离埃及奴役的救赎大恩(申5:15);是神和其子民之间立约的特殊标记。 以色列人要世世代代守安息日为永远的约。它是神和以色列人永远的证据(出31:16-17)。第四,它预表了在基督里,在将要降临的新天新地里的永远安息;也是为了记念主耶稣基督的复活,以及他完成天父属灵的新创造而设立的(来4:4-9;林后5:17; 西2:16-17)。

综上所述,我们基督徒必须要按神的吩咐完全遵守安息日。因为不守安息日不仅仅是违背神的律法,而且也是在否定神在圣经里向我们所启示的创世的定旨和格局。作为神圣约里的子民,遵守十诫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虽然我们今生不能完全守住这些诫命,但是我们必须努力去守安息日以及其他所有神吩咐我们的(海德堡要理主日44)。我们要记住神在以赛亚书56:6-7所说的话,“∙∙∙∙∙∙凡守安息日不干犯,又持守我约的人,我必领他们到我的圣山,使他们在祷告我的殿中喜乐”;也要记住神在诗篇第1篇里的话,“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1-2节)。

磐石是什么?

它是指非常坚固,不可动摇的大而厚的石头。在圣经里它也用来形容神的大能大力、信实和永不改变的属性。如诗篇作者大卫说耶和华是他的磐石(诗144:1),使徒保罗说基督是磐石(林前10:4)。

雅5:16 所以你们要彼此认罪,互相代求,使你们可以得医治。义人祈祷所发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 以及 路18:1-8 这两节圣经是在说:基督徒经过不懈的祷告可以使病人得医治,不信的家人会悔改。。。,是这样吗? 谢谢!

我们先查考一下你所提及的经文。在雅各书第五章16节里,“使你们可以得医治”的希腊原文,从语法结构上说,是简单过去被动假设语气的目的状语从句。所以,在“使你们可以得医治”的前面应有“为了”。在英文中,此处是用了“so that you may”来表达的。“义人祈祷”指的是圣约子民凭信心的祷告。“有功效的”的原文意思是发挥作用,这里指的是:神会垂听和回答人的祷告(参见太7:7;约9:31)。所以,整节经文的直译是:为了得医治,你们要彼此认罪,互相代祷。神一定会垂听和回答出于信心的祷告。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这节经文没有说,只要我们彼此认罪,互相代祷,被代祷的病人就一定得到医治。

我们再看看路加福音18章的前8节经文。这位切切祈求的寡妇的比喻是一个寓言故事。既然是寓言,那么这个故事就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假设的。主耶稣基督利用这个寓言教训我们:第一,如果一位不理会是非黑白的不义之官,都会因寡妇的恒切祈求,而不得不公正地处理这无助之人的案件,神岂不更要垂听和回答我们的祷告吗!他必扶持我们。第二,叫我们盼望等候他的再来。将来必有一段信徒灵性冷淡和受逼迫的时候──在那段日子里,信徒正需要寡妇所表现出来的坚韧美德(新国际版注解)。注意:这个预言也没有说,只要我们像那位寡妇一样恒切的祷告,神就一定会按我们所祈求的回答我们。

所以,基督徒经过不懈的祷告可能会使病人得医治,不信的家人会悔改,但是也有可能得到与我们所求相反的结果。祷告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因为那是神对我们的要求,是我们与神交通的管道,也是信徒灵命的呼吸,所以,基督徒的祷告和互为祷告十分重要;但它并不是我们心想事成,万事如意的灵丹妙药。神确实答应会垂听我们的祷告,也一定会回答我们的祈求,但他的回答不一定都是我们想要见到的结果。我们要知道祷告并不能改变神的心意,所以,如果你为之祷告的病人是神已决定要带回天家的,那么不论你如何求神医治他,就是禁食,发动几万人为他祷告,神还是会把此人在他所定的时间内带走;如果你为之祷告的家人不是神定旨所拣选的,无论你如何求神救赎他,神都不会改变他自己的定旨,他会任凭没被拣选人的心刚硬(罗9:18),你的这位亲人最终也还是不会悔改信主。换句话说,事情的成败完全在于神的主权,而非在于我们的祷告。祷告的目的是求神让我们能够使自己的意愿符合他的意愿,接受他所给予的答案,使神的意愿得到成全,而不是求神让我们的意愿得到成全。这是主祷文所教训我们的。

在民数记21章摩西在旷野举蛇这件事,我听我们这边的牧师讲过:这蛇预表耶稣,在新约福音书里主也说过这件事。我不明白为什么上帝要摩西造一条蛇,而不是别的什么?(在圣经里蛇都代表着魔鬼)有没有什么讲解?还是上帝随意的就叫摩西造了一条铜蛇,没有什么意义。

没错,蛇在圣经中常常用来代表魔鬼,代表邪恶(创3;启12)。但这不是绝对的,蛇在圣经中也有积极的含义。比如:民数记第21章第9节章中的铜蛇毫无疑问地预表着耶稣基督,因为约翰福音第3章14-15节的经文说,“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不但如此,在马太福音第10章第16节中神还吩咐我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圣经中经常提到的“酵”的比喻也是如此,一般来说,“酵”也代表罪和邪恶,但在马太福音第13章33节主耶稣却把天国比喻为面酵,以此来说明天国在世界中的巨大发展和影响。圣经中很多预表和比喻的用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不能用一些先入为主的想法来限制它们在圣经中其他地方的使用。“蛇”和“酵”都是这样的例子。在查考经文意思的时候,我们既不能教条的只按字面意思来解经,也不能随意地按照所谓的灵意来解经,而是要以经解经,要从整本圣经的救赎历史以及每一部书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及直接的上下文关系来解释一个词、一句话或一段话的意思,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神的话语。另外,圣经没有向我们启示神为什么要摩西造一条铜蛇,而不是别的什么,这显然是属于神隐秘的事的范畴(申命记29:29),但是作为信徒,我们应当相信这是出于神的美意,是为了我们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