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主耶稣基督的会众, 关于父亲和他两个儿子的这个比喻,是主耶稣讲过最著名的故事之一。这是一个有关回家的故事,关于悔改和归正,关于回归和饶恕,关于接纳和重建,关于何为失丧的故事。我们会想到这父亲欢迎他失丧的儿子回家,他充满了喜乐,因这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我们也会想到他的快乐、想到他的欢庆。
但是有更多需要探究挖掘的。这不仅仅是一个浪子的比喻,因为故事的第一句话说,“有一个人有两个儿子。”所以,这是一个有关两个儿子:大儿子和小儿子,及父亲的比喻。
这个比喻也是跟一百只羊迷失了一只羊的比喻有关,跟十块钱失落了一块钱的比喻有关。它跟法利赛人的私下议论有关。他们私下议论主耶稣。 在本章的开始,他们看到主耶稣公开接纳罪人和税吏,又与他们一同吃饭。法利赛人满腹牢骚,就像以色列人在旷野一样。他们在人群中报怨。这不是当面的报怨。他们没有向主挑战,或走出来质问。他们只是不喜欢这位突然兴起的乡村传道人而已;他只不过是个木匠。所以,在会众当中,在愿意听从、跟随耶稣的人中,这些法利赛人开始向他们抱怨、嘀咕。“这个人不怎么样,他还能有什么好的?他竟然跟罪人和税吏一起吃饭!”他们企图通过抱怨来污染气氛。藉着抱怨,他们想破坏福音的传讲。他们的抱怨干扰了别人听道和相信主耶稣基督的能力。他们的私下议论和抱怨是极大的冒犯。
然而,主耶稣藉着比喻来回应他们。
首先他讲了一个羊群和牧人的比喻;然后讲了钱和一个妇人的比喻,然后再讲两个儿子和一个父亲的比喻,一个关于归回、寻找和死而复活的比喻。但是,有归回就意味着先有失丧。有寻找就意味着先有失落。有死而复活,就意味着先有死亡。
在回转和归回之前,这个儿子已离家出走。他是彻底的拒绝。他拒绝了他的父家、他的家庭生活。他也拒绝了父亲的心和他的爱。这父亲的喜乐源于悲伤。他的欢庆是基于哀痛。因着失去和离开的痛苦,他经历儿子归回的喜乐得以深化:因着哀痛得以强化。要想理解怜悯慈爱,我们必须先理解破碎。
要想更好地明白这个故事,我们必须了解那个小儿子。早在回转、重建、喜乐和欢庆之前,小儿子已经离家出走了。他弃绝了他父亲的爱。今天我们要听听他是怎样离开家的。
按照主的意愿,我们将会多次回到这个比喻上来,仔细查考他的归回、他哥哥的反映,和他父亲的慈爱。
今天,我要藉着小儿子的失丧来宣讲神的话语。
主题是: 小儿子拒绝了父亲的爱
- 彻底拒绝
- 反叛不听
- 自私追寻
- 放荡生活
1.彻底拒绝
这三个比喻(失羊、失钱和儿子…或许更应该看成是一个比喻),是关于失丧和寻见。关于悲痛和失落的焦虑、关于寻见的快乐和欢庆。主耶稣讲这三个比喻,因为他的仇敌正在抱怨他与罪人一起吃喝。他们认为接待“罪人”是丢脸的事。法利赛人是一群独立派,他们私下议论说:“这个人接待罪人,又同他们吃饭。”于是主就讲比喻:寻见迷失的羊和由此而来的庆祝;讲找到那失落的一块钱和因此带来的欣喜。又讲了一个人和他的两个儿子,失而又归的儿子和他们的庆祝。
故事开始于小儿子要求得到他名下的家产,为要离家自行己路。他对父亲说,“父亲,请你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在中东,长子能得双份家产。在这个故事里,这个人有两个儿子。长子得三分之二,次子得三分之一。父亲照办了。从这个比喻中,我们知道这个父亲不是穷人,他有仆人;他可以举办筵席;他有上好的衣服和盖印的戒指。他属王子之类的人,或者是非常富有的商人。令人惊讶的是,他毫无质疑地答应了。他给了这个年青人应得的那一份。年轻人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来,换成现金,往远方去了。
故事太短,使我们觉得几乎没有什么事发生。但是,很难想象这个未闻事件的重要性。那些听到耶稣亲口讲这个比喻的人一定会气喘吁吁,或屏住呼吸。故事里发生的事是非常的伤人、非常的冒犯、又是自私的。他彻底地拒绝了父亲的慈爱和地位。
在耶稣的时代,还没有一个儿子会提出这样的要求。这个要求意味着,他希望他的父亲死,但是却没有耐心等到他死。他希望钱是属他的,他现在就要。“给我钱!” 他不但想要他的那一份,他还想随心所欲地支配这些钱。父亲应该能够继续靠他的产业过活。如果两个儿子都跟小儿子一样,父亲早就流浪街头了。小儿子在父亲未死之前是没有权利提这个要求的。
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年青人是无理到了极点。我们当中哪一个成功的农家会同意这样的要求呢?设想一个年青人想离开农场,要去大城市寻求名望和财富。多少人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得到家产后,就卖掉他们的那份,然后离开呢?而且这个儿子的要求和离开,比看起来的要更严重,更冒犯人。因为这是对生他,养他的家无情的拒绝。
他要去远方。这不是为了旅行,而是想摆脱家庭生活的管制和约束。这是一种激烈的挣脱,为了脱离父亲教给他的思维、生活方式、以及行事为人的方式。这不仅是不尊重,更是对家庭和社会的背叛。这远方就是世界,所有家庭看为圣洁的都被这世界厌弃。
我们怎能这么说呢?是的,这个儿子不是要遗产。因为要继承遗产,就要承担义务。有继承,就有习俗、荣誉和传统。他不要!他只要财富,只要物质的遗产;他不在乎遗产所承载的道德义务,他认为要财富是理所当然的。他只是认为,既然他是父亲的儿子,这个家庭的子女,他就有权利得这些财富和特权。他不仅仅要求分割财产,而且要求能随心所欲地使用他的那一份。这个年轻人不要责任。他只要好处,而不要义务。
所以当我们照镜子时,我们一定会说,“这就是我!”这个比喻,恐怕比任何其它的比喻,都更强调关系,就是父亲与他家人的关系。这是有关恩典之圣约中的父亲和他的民。这是关于他无限的怜悯和慈爱。这是有关无限的恩典和无条件的爱。其核心是:无条件的爱。这是关于爱罪人,他们不配得父亲的爱,但是父亲还是完全地爱他们。
当我们通过这个故事来看自己时,会发现原来我们就是那个小儿子。当神的爱光照我、光照你时,我们就被显露、毫无隐藏。离家出走远比我们以为更像我们的属灵经历。我们常常这样做:完全拒绝。
我们认为圣约的产业理所当然属于我们,可以随心所欲。似乎我们有权利得到圣约的产业,及其一切的丰盛!似乎父亲应许的眷顾、儿子的丰盛、罪得赦免、永远的义和圣灵的同在 ——这一切 好像理所当然是我们配得的!这些属于我们好像是凭着我们自己!
但是再看看这个年青人:他得到的是在他父亲死前没有权利得到的。他的言外之意是“父亲,我不能等到你死,我要过我自己的生活,你是我的绊脚石,我要离开这里。"
2. 反叛不听
于是,这个自以为是的年轻人,不听劝阻,离家出走了。他得到了他的那一份,处理了属他的三分之一家财,清算了他的产业,兑换成钱。他很快就做了。金银装进包里,动身去远方。他离开了家。
但是,离家不单是不受家的约束,不只是脱离一个历史地点。离家是否认这个属灵的事实:即我存在的每一部分都属乎神,就是我的生命、灵魂、内心和里面的一切。离家就是否认我的名是铭刻在神的手掌上(以赛亚书49:16)。离家就是活得像是没有家,必须要到处寻找一个。离家去远方就是:不要听见好牧人的声音。就是不跟从他。离家就是走进世界,却无视不听主的祷告,即属他的是身在世界,却不属乎世界(约翰福音17章)。
当然,这个比喻 — 关于父亲和儿子这部分 — 与前面的内容是非常不同的。一百只羊中的一只羊并不想走失。它在山坡上哀叫、它觉得孤独、恐惧、甚至病死。它被寻见时一定会乐不可支。十块钱中的一块钱没有自己失落,也不可能自己失落,只是主人把它放错了地方、掉下来、不见了。但是这个年轻人,他选择了离开。他要做自己的上司,他不要听从父亲的智慧。他要偏行己路。他觉得父亲在妨碍他。“总是‘不许这样,不许那样!’”“总是‘注意你的责任!’”永远都是那些可恨的‘不许!’你和你的那些诫命、规条、宵禁令和家规都到一边去吧!我要离开这个地方!我的父亲总是用链子紧紧地锁住我”。
从亚当和夏娃开始时,就是如此。可以这么说,他们曾经是住在父家的。但他们不愿意顺服。那里也有“你不可!”的标志,以及幽暗中诱人的神秘。亚当在魔鬼的煽动下,任意地悖逆神,以至于强夺了神给他自己和他后裔的一切恩赐。从此,人类拒绝听从,反而抱怨:“这些讨厌的限制!你管这叫自由!哼!到处是障碍、没有乐趣、到处是警告和危险:一个人有这样干涉一切的父亲,他怎能发展,过自己的生活呢?”所以这个年轻人一点儿也不要再听。他不想听。为什么要听呢?
在这个比喻中,家就是可以听到好牧人声音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可以听见主的话语和教导。在这里,我们可以听见神儿子的声音,说他赐给我们自由,使我们可以住在这个黑暗的世界里,却活在光明中。但是这个年轻人耳聋。他听不到。他也不要听。
这个年轻人反叛不要听的到底是什么呢?是谁的声音呢?是主耶稣基督的声音,他说,“我的门徒,我的儿女,不要属世界,正如我不属世界一样。父,求你用真理使他们成圣;你怎样差我到世上,我也照样差他们到世上。却不是要属世界,而是要把我的荣耀带入世界。”
当我们听到主寻找、呼唤我们的声音时,“你在哪里?你在哪里?”我们要像那只在荒野中孤单流浪的羊一样,一被寻见就喜出望外。于是,我能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有好牧人就有平安。与父同在就是避难所,有安稳。与父同在就有意义和方向。与父同在就有祝福和恩典。
但是,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像这个年轻人一样,离家出走。我们当中有多少人未曾跟他一起离家出走过呢。这是神的百姓生活中极大的悲剧。我们反复拒绝父神的慈爱,而陷入罪中,去追求世界的欢乐。我们想要找到自己的路。
世世代代以来,父亲的心伤痛。儿女离家出走。不是他们长大了、找了男朋友、女朋友、结了婚。不是他们长大成人、搬出去另立门户。而是离开了神恩惠的属灵之家。他们离开了神约的属灵之家。他们离开了神所爱的家。
许多人变成聋子,充耳不闻称他们为“蒙爱的”声音。太多的人离开了他们唯一能听到这声音的地方,以致带着绝望去找寻另一个地方,就是他们认为他们想要的地方,他们家所没有的地方。我们甚至不需要离开教会,很多时候我们听不见。我们嘀咕报怨。我们塞住自己的耳朵。陷入自以为是的耳聋状态,以为听远方的信息可以找到我们所需的。这真是不可思议!为什么我们要离开这个地方,在哪里我们能听到所有需要听到的呢?为什么我们要悖逆,塞住自己的耳朵?
但是,有太多的声音了!非常的喧哗、诱人、神秘、有魅力、令人心动的声音。有声音说,“快来:证明你自己。”甚至主耶稣,在受洗,听到天上的声音后,立即被带到旷野受试探。他被试探,是因为世界的声音,是魔鬼本人的声音,说他如果成功、受欢迎、有势力,他就会蒙爱。
在远方,有声音对我们说,要竭尽所能成为最好的,要做有成就的人,这声音还说要为关心我们的人,做个夺魁者。我必须先要密切注意成为第一名,因为没有人会替我关注。“一定要在学校里成功,凭你自己的力量。那些奖品证明你有多么优秀。你的成绩说明你将来会有多么成功。你的朋友决定你将会多有权势;你的美容会说明你的声望。噢,不要向任何人暴露你的弱点,因为他们会随时毁掉你!”这就是远方的声音。
当我们听到神儿子的声音,并且听从他时,就不必惧怕:世界刺耳的声音伤不到我们。但是当我们忘记无条件的爱,开始以为爱是赚取的,所有的一切就会成为远方的呼唤。
恼怒、怨恨、嫉妒、情欲、贪婪、报复心、争竞:显然我们就是因为这些,而弃家投奔远方。然后我们落入苦毒的陷阱:“为什么你这样做呢?为什么你伤害我、拒绝我、忽视我?”我们冥思苦想别人的成功、以及我们自己的孤独和失败。然后我们梦想发财、出名、有权势。所以我们为了寻求满足,而离家出走。寻求我们以为在父家那里找不到的东西。所以我们开始了一个自私的寻找之旅。
3. 自私追寻
于是有了一个问题:我们是属谁的?是属父的,还是属世界的?这个比喻中的父和子肯定谈过多次。儿子可能说,“父亲,我要独立,你一定要给我自由。我不能再这样活在你加给我的一切约束之下。我已经长大了,不要再把我当孩子。我要自由。我觉得,我像是军舰上摇浆的奴隶一样被链锁住。我渴望呼吸,我要自己的空间,我要我的自由。”
父亲可能多次这样回答。“你真的认为自己没有自由吗?你到底是这个家的子女,你随时可以见我,告诉我你所有的一切和难处。这个家的一切好处,你都有份。我所有的一切,你都可以享用。有很多人想要这儿子的特权。难道这不是自由吗?我的国度都是你的,我爱你,给你每日的饮食。当你带着心中的重担,悔改的心和良知来见我时,我就赦免你一切的过犯,并赐你喜乐。你不属于任何人:你是自由的,除了我,你不需服从别人。你却还说你不是自由的?”
儿子说,“父亲,我厌烦了这一切:这样的操练、这些规矩、约束。你不让我为所欲为。自由就是随心所欲。”但是父亲回答说:“自由不是做你欲望的奴仆;不是做欲望和情欲的奴隶;不是被你的野心捆绑、不是受制于被认可的需要,不被金钱,财富捆绑。我为什么不让你做这些?要限制你的自由?绝对不是!倒是要保护你的自由,好让你自由,好让你过一个与儿子名分相称的生活,因为你是我的儿子。不是要夺去你的自由,甚至也不是使你自由,因为你早已是自由的。自由是出于我对你的爱和恩典。”
但是,儿子离家,为了寻找自由,为了寻找那随心所欲的自由。多么悲哀、多么伤痛!所以他出发,开始自私的追寻。他拒绝了父亲的爱,要出去追求自我满足、寻求爱和欢乐、满足欲望。他带走他那份家产,到远方去寻找朋友。他想用钱去交朋友,他花费巨大。浪子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浪子的意思不是说他回头了,而是指“挥金如土”的人。这个词把小儿子描写得淋漓尽致。浪子就是这个坏到极处的儿子,就是放纵,挥霍他养生的人。
4. 放荡生活
他这个人只是想摆脱一次。“有那么糟糕吗?我不过是个年轻人。”这常常是年轻人的态度。有些人今天就坐在这里。“仅仅放纵一下有什么不好,开派对,上酒吧,试试毒品,玩玩吃角子老虎机,买点啤酒给朋友开个派对。为什么不呢!我和我的朋友要狂欢。我是说如果我不这样做,就品尝不到生活的全部。我可能会错失一些。我要让爸妈看看我的能耐。他们不能阻止我。我要出去,走上社会,不管是妈妈,还是爸爸 — 甚至神 — 都不能管我。”当我玩够了,自然会回去,回到我在教会中的继承地位和团契关系。我不想当流氓或骗子,甚至也不想当坏人。我只想放纵一下,享受享受。”
所以,小儿子向他的父亲提出要求。他向父亲要他那份家产。我肯定,哥哥拦阻他。“不要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到世界上去闯荡,这可是你犯的最大错误。你必须服从父亲,时候到了,你就能得到你拥有的那份。”
父亲怎么办呢?这是意想不到的。他没有责骂他的小儿子。他没有拒绝他,也没有管教他。他去拿了钱来。小儿子说,“给我钱”,父亲简单地照办了。儿子随心所欲。父亲的行为彰显了极大的爱。找羊的那个牧人和找钱的那个妇人,他们都没有做任何超出他们职责的要求。但是,父亲的行为却是独特、了不起的神圣行为,过去从没有任何父亲这样做。父亲给予这失丧子拥有财产和处置的权力。因为他不是失丧在远方,而是在离开前,已经失落了。
但是注意,父亲的行为不是弃绝。因为我们知道父亲一直在等候、等候、等候他儿子的回来。他一直等候,不停地等候。正如牧羊人不听地呼唤,直到找到那一百只中的一只。就像那个妇人,不停地找,直到找到十块钱中的一块。所以父亲也是不停地等候、等候,直到那二个中的一个回来。
有人说,丢下九十九只羊在山坡上,去找那一只,是不负责任的。这会使那九十九只陷入危险。但是那九十九只羊是安全的。它们知道好牧人看顾它们。他保守它们;他数点它们;他爱它们像爱自己一样。九十九只羊知道它们是被爱的,儿子也是如此,他们知道父亲爱他们。他看顾他们。他以无条件的爱来等候那无用的小儿子。
小儿子过着豪华的生活。他走得远远的,免得有人送他回家,或找到他。他不像羊,迷失在当地的某个山坡上,也不像一块钱掉在厨房的地上。他跑走了!远走高飞!去了没人能找到他的地方,甚至无法遇到他。
在那里他开派对。他有男女朋友。他开了银行户头,然后开始消费。他买奇装异服。他的房子是一流的,胜过绝大多数。他在造声势。他听了世界的声音。“让周围的人对你另眼相看;他们就会成为你的朋友。”朋友来就像苍蝇追着蜜一样。他花钱如流水。
尽管如此,他仍然无法逃避:他所有的一切都来自他的父亲。但是他使用、滥用这一切,根本没有考虑他父亲。他喜爱的身材、喜欢的衣服、想要的生活方式、他的财产、他的饮食,都来自父亲给他的产业。这些东西本身都是美好的祝福。当天父给我们好东西时,都是他的祝福。收获是好的。经济是好的。生活是好的。最重要的是,我们享受平安和安稳,以及空前的财富。但是,当我们使用,却没有归荣耀给天父时,这些就被浪费了。
结论
所以我们得出了问题的结论。在这一切之中,我们看到了神的圣约之爱。尽管父子关系、儿子与家庭的关系、儿子与社区和教会的关系很紧张。即使如此,父亲仍是父亲,儿子仍是儿子。
这个比喻,这小儿子的要求和主日 46 之间,有一个惊人的关系。在海德堡要理问答中,这里涉及到主祷文和我们与父谈话的方式。在那里我们读到并承认,神已经藉着基督成为我们的父,地上的父尚且不会拒绝给我们地上的好东西,更何况我们在天上的父怎会拒绝我们信心的祷告呢。
这就是主耶稣在马太福音7: 9和路加福音11:11的教导。当我们凭信心求时,我们的父会把好东西给我们。然而,当我们悖逆索取时,父也常常赐给我们想要和强求的东西。但他始终是父。他的话语不断地临到我们。他的圣灵不断地要得着我们。听到好牧人呼唤的声音!用信心的眼睛看到你的父正在等候你!
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