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第八条诫命谈到了财产和物质生活,以及滥用财产等问题。
解说
第八条诫命所涉及的是钱财、土地和个人财产。同前面几条诫命一样,从字面上看,这一条诫命也是教导我们不可做什么,但其目的不仅仅如此,也是让我们考察,在对待钱财一事上我们当做什么。
只是这个问题涵盖面很广,我们该从哪里开始呢?我们最好还是从“神对万物有最终的拥有权”(诗24:1;89:11;徒17:24)这一基本的圣经教导开始。由于神是造物主,万物的生命都源自于他,那么他自然就拥有对万物的最终的、绝对的话语权。此外,我们最终需要对神交账。人所拥有的、所使用的万物都是从神那里借用的,因而也必须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归还给神。
至于人在这其中的位置,圣经描述说,人是神的礼物和货财的管家。神将财物和物质财富赐给了人(创1:29;诗8:7)。神按照每个人不同的管理才能,赐给他们相应的物质财富(太25:19-46)。同时,神也吩咐我们,每个人都要善用自己的才干和财富(箴6:6-8)。此外,神也告诫人,他们要就自己所管理的向神交账;若有人滥用神的恩赐,他就要受到刑罚(太25:21)。此外,神也赐给列国各自的疆界(徒17:26)。
在所有这些事上我们都看到,神期望以色列成为万民的见证和榜样。以色列要向万民表明如何正确使用他们所拥有的物质资源,如何智慧地应用神的经济法则。神将应许之地的不同部分赐给不同支派的做法,就是对这一点的最好说明(申11:10);这一点从安息年以及禧年的法则中也能看出来(利25)。
关于安息年,圣经告诉我们,以色列人要耕种土地并收取地的出产六年,在第七年有“圣安息”(利25:4)。不论是土地还是人,都可以有一整年的时间休息。每逢第五十年,人们还可以再休一年,称为禧年。在禧年也同样不可耕种、不可收割;不仅如此,所有因贫穷而失去的耕地都要返回原主人手中,所有为奴的都要得自由(利25:11, 25, 50)。
跟上述规定相关的还有,借钱给有缺乏的兄弟时不能向其取利(利25:35. 36)。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需慷慨解囊,要记得,人所有的祝福都是来自那位救拔他的子民离开埃及地为奴之家、并将财富和美地赐给他们的神。神的子民应该效法他的慷慨。
不用说,这样的律法使以色列分别为圣,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国度。以色列人所要遵守的法规和所得的祝福是任何其他国家都无法相比的。以色列人有没有守住这些律法呢?我们无从知道,但是从他们受审判,被掳至巴比伦一事可以看出,他们没有守住神有关智慧地管理钱财、慷慨地帮助邻舍的律法。从来没有一个民族像以色列人一样蒙受如此这般的祝福,也从来没有一个民族像他们一样又失去如此的福分。
我们须基于以上这些方面来看待第八条诫命。在这条诫命中,万物的创造主和拥有者来到人的面前,告诫他们不要使用任何计谋或手段偷窃。《海德堡要理》说,神恨恶在钱财方面犯罪,如欺骗,又如通常所说的“虚假的度量、欺诈性的交易、伪钞”(答110)等;神同样憎恶“高利贷”,所谓“高利贷”是指收取高利率的利息,通常一个人借了高利贷就不可能富足,甚至会破产。
还需要补充的是,《要理问答》清楚地说道,“我们也不可以任何方式讹诈邻舍,无论以暴力,还是强权的方式。”(答110)答111又补充说:“当按照我愿意人待我的方式去待别人。”诚然,如果坚持遵行最后这点,我们就不会占我们邻舍的任何便宜。有人会问,如果一辆车的发动机有问题,卖车人是否可以给车加满重负荷机油,而后说这车性能良好,等买主发现问题找上门来时,他又推说“买家自己得负责任”呢?如果有人卖给我们假冒伪劣产品,我们会作何感想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要理问答》继续谈违背这一条诫命的种种表现,接下来谈到的是“贪婪”的问题(答110)。这里也许我们可以提一提横扫全国的赌博热。无论是大商场还是小商店,都热衷于叫卖彩票,他们这样做是为了怂恿人们抓住所谓的机会赢取成千上万元的彩金。然而,这种做法是不符合圣经教导的。一般来说,神告诉我们两种致富方法:一是通过劳动(弗4:28),二是通过继承遗产(民36:7-9)。而买彩票、去拉斯维加斯赌博、赌马等都是错误的致富方式。这种做法会使人迷信运气,为了赢得希望渺茫的大奖,他们浪费了自己大量的资源。
《要理问答》讲到的最后一条罪行是“滥用或浪费他给予的恩赐”。它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比如懒惰,就是滥用神所赐的才干(帖后3:10),又如浪费,就是滥用神所赐的资源(箴18:9)。懒惰是指人不想工作,在工作上偷工减料,没有在时间或努力程度上全力为雇主付出,以及很少善用自己的真才干和能力。浪费是指随意花钱,不把钱花在正事上,不在意神所赐的土地和财产,妈妈已经做好饭菜、但一半或更多被丢进了垃圾桶。懒惰和浪费的事例多得不胜枚举,这样做的人是在轻视神的美好、恩惠的礼物。
随后,《要理问答》就转到“我们当做什么”这一问题上了,由此我们看到,《要理问答》尽量不让我们认为,这条诫命只告诉我们不可做这,不可做那。答111提醒我们,这条诫命要我们尊重邻舍的财产,忠心、努力地工作,总是按照我们愿意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去对待别人,好好管理神所交托给我们的财物,并帮补有需要的人。所有这些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管理好钱财和慷慨解囊。这两个词应当成为我们对待钱财和物质方面的态度。
关于慷慨解囊,我们还要说到一点,那就是:我们必须遵循“少种的少收,多种的多收”这一基本原则(林后9:6)。 换句话说,一个人如果对穷人的需要、对神家、神国度的需要漠不关心,那么在自己长期经历资金短缺时,或腰缠万贯却忧愁困苦时,他也不应感到惊讶。“捐得乐意的人是神所喜爱的。”(林后9:7)
尽管我们无意关注经济问题的更为错综复杂的一面,我们仍然需要避免一些谬误。第一种错误看法是,基督教提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种观点源于对使徒行传第2章中教会凡物公用之记载的误解。这里的凡物公用并不是强制性的,而是自愿的,也不是教会生活一贯的特点,只是一种暂时的做法,其起因是当时耶路撒冷的信徒面临着严重的贫困问题。除了那一处经文提到过之外,我们没有听说任何其他教会有这样的做法或对会众有这样的要求。
第二种错误看法是,基督教提倡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或作“自由企业制度”)。在这一方面,圣经没有特别提倡任何一种经济体制,任何试图这样看待圣经的做法都当避免。我们甚至可以说,过去穷人受剥削是资本主义的结果,资本主义是受圣经谴责的。市场经济也绝不会是完全自由的,只要人仍然犯罪,只要人还有欺骗和偷盗的习性,就不会有完全自由的企业制度。圣经所要求的,不是某种特定的制度,而是一种态度,管家的态度,这种态度在任何经济制度中都应保持领军地位。
名词解释
偷窃和抢夺 | 从他人身上或生意往来中偷取, 并且不避讳已经或正在犯罪的事实。 |
---|---|
计谋和手段 | 一人或多人企图通过狡诈、隐蔽的方式偷窃。 |
虚假的度 | 譬如,当秤被动了手脚导致购买的人多付钱却买到更少的东西。 |
虚假的量 | 譬如,当你买了一定长度的绳,却发现拿到的绳的长度不够。 |
欺诈性的交易 | 一件商品宣称可以做某些事情,购买之后却发现,这些宣传或者是假的,或者是过度夸大了其功效。 |
伪钞 | 用在法律上无效的假币换取真钱,或者用无价值的钱购买商品。 |
高利贷 | 所付利息远远高出银行利息,或者超过个人所能承担的正常能力范围,这将导致极大的压力和痛苦。 |
讹诈 | 通过非法或不道德的方式获取钱财、物品。 |
贪婪 | 人不断索取的病态。在此过程中,人总是欲壑难填。 |
滥用或浪费 | 恣意、不负责任地挥霍自己当照看保全的财物。 |
增进 | 遵行这一诫命不仅仅要不偷盗、不欺诈邻舍,也包括要蒙召去做最有益于邻舍的事。 |
按照我愿意人待我的方式去待别人 | 这是我们当遵行的最基本的法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忠心做工 | 神造人是让人做工。只有努力工作,我们的需要才能得到满足。 |
需要 | 在一切的工作和经济活动中,神的子民都不可忘记那些贫穷的人,不论他们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一样。 |
图例
阅读
创世记1:26-30 | 给亚当的命令——蒙召管理看守 |
---|---|
利未记25章 | 禧年:管理工作的律法 |
申命记14:22-29 | 十一奉献:管理工作的果子 |
约书亚记7章 | 亚干:管理当中的盗窃 |
列王纪上21章 | 拿伯:管理当中的谋杀 |
列王记下5:20-27 | 基哈西:对管理之职的背叛 |
诗篇24篇 | 大卫:赞美神的管理 |
马太福音6:19-24 | 玛门:管理之中的张力 |
路加福音12:13-21 | 敬拜:管理之职面临的危险 |
路加福音16:1-13 | 精明:对管理职能的考核 |
路加福音16:19-31 | 阴间:管理之职的失败 |
路加福音19:1-10 | 撒该:管理职分的恢复 |
使徒行传4:32-37 | 耶路撒冷:管理职分的操练 |
使徒行传5:1-11 | 亚拿尼亚和撒非喇:对于管理失职的审判 |
哥林多后书8、9章 | 捐钱:管家的礼物 |
争议
资本主义 | 这种制度推动不受任何限制或基本不受限制的个人资金的积累,常常损害穷人和无权无势之人的利益。 |
---|---|
共产主义 | 这种制度强调集体所有权的必要性,并用武力实现之,崇拜物质财富,拒绝接受基督教对于管理职分的教导。 |
自由企业制度 | 与资本主义制度紧密相关,希望政府尽可能少地制订法律、收税或设立各种规章制度,认为只有享有更多的自由商业才能有所发展。 |
拜金主义 | 崇拜一切物质的财富,弃绝属灵之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认为金钱万能。 |
社会主义 | 尽管不像共产主义那么极端,但仍然强调政府要大量干预经济活动,认为这样做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
思考题
- “管家”或“管理之职”的含义是什么?这与创世记1:26-30有什么关系?基督徒可以任意掠夺、污染这个世界吗?(诗24:1)
- 神为什么要设立安息年和禧年?(利25)请讨论。安息年有什么特别的规定吗?(1-7节)禧年又有什么特别的规定?(8-55节)
- 旧约提到过十一奉献吗?(创14:18-20;申14:22-29)
1)什么是十一奉献?
2)这奉献归给谁?
3)经文有什么教导? 4)十一奉献今天仍然适用吗? - 亚哈王所犯的大罪中,也包括触犯第八条诫命的罪。这罪有什么后果?神因此将什么样的审判降到了他身上?(王上21;利25:23)
- 列出主要求我们慷慨对待有需要之人的六处经文。(请使用经文索引并查阅:给予,穷人,寡妇,孤儿)
- 主耶稣讲过无知财主的比喻。(路12:13-21)
1)主为什么要讲这个比喻?(13-15节)
2)这个财主做了什么?(16-19节)
3)我们的主为什么称他为“无知的人”?(20, 21节)
4)我们从中应该学习到什么教训? - 为什么财主进天国比穷人进天国更难呢?(路18:24, 25)我们如果有钱,应当做什么?(路16:9)这是什么意思?哪个人从来没有学到这一教训?(路16:19-31)他的结局怎样?(路16:23)
- 阅读路加福音19:1-10
1)撒该是做什么的,这一职业受人尊敬吗?(2节)
2)主耶稣对他说了什么?(5节)
3)众人有什么反应?(7节) 4)是什么原因促使耶稣对撒该说:“今天救恩到了这家?”(9节) - 一些人拿到工资时,消费的先后顺序是:(1)个人享受——娱乐,吃喝,派对;(2) 伙食,房租,汽车的分期付款;(3)神的事工:教会,基督徒学校。这样的顺序对吗?如果这一顺序正确,为什么?如果不正确,又是为什么?
- 有关个人收入的几个相关问题:
1)你的钱是怎样赚来的?
2)你怎样使用你的钱?
3)花钱时,你怎样决定要把钱花在什么地方?
4)你在哪些无用的事上花了冤枉钱?
5)哪些钱又是值得花的? - 使徒保罗说“贪财是万恶之根”(提前6:10),这是什么意思?
- “如果你没有什么钱,或者完全没钱,那么就不需要奉献给主任何钱。”这种观点对吗?请根据可12:41-44进行讨论。
- 十锭银子的比喻对于我们的才干及其应用是怎么说的?(路19:11-27)
- “一个好基督徒不可能是一个好商人。”请讨论。
- “基督徒应当采取简单的生活方式,避免任何形式的奢华。”请讨论。雇主和雇工是通过什么方式来互相偷盗的?(利19:13;太25:18, 24-30;雅5:4)
- 列举工会滥用职权的例子。列举大桩贸易中滥用职权的例子。我们应如何对待这两种行为?
- “高利贷”的意思是什么?基督徒若借钱给贫困的弟兄,可以收取利息吗?(利25:35-38;诗15:5)
- 使徒们在早期教会当中做了什么事?(徒2:43)_____和___________信徒们做了什么事?(44, 45节)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徒4:34)使徒做了什么事?(35节)后来谁代替了使徒来掌管这一事工?(徒6:1-7)谁试图妨碍这一事工?(徒5:1-11)他们是怎样做的?
- 使徒行传第2-6章中所描述的新约教会是今天所说的“共产主义”的先驱吗?基督徒不成为共产主义者就要成为资本主义者吗?他们当成为什么样的人?(比照问题1)
- “赌博是偷窃的一种,因为不劳而获。”请讨论。
- “我要卖一辆旧车,我明知这车不过是垃圾,但如果我往里面加满好的机油来掩盖引擎的撞击声,另外,我再掩盖一下其他一些问题,就可以拿到一个好价钱。”信徒可以这样说,这样做吗?当怎样实行出《要理》中的答111所说的“当按照我愿意人待我的方式去待别人”这一原则?
- 执事在教会中的职责是什么?(请参阅《长老和执事按立仪文》)他们怎样增进在基督里的喜悦?
- 对错题
资本主义是基督徒当采取的对待物质生活的唯一可行方式。 (对/错)
财产所有权是一种绝对的权利。 (对/错)
由于政府搜刮了我,我也可以反过来欺骗政府。 (对/错)
基督徒在卖东西时当绝对诚实。 (对/错)
工作上懈怠和偷窃是同样的性质。 (对/错)
罢工是绝对不可以的。 (对/错)
工人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他们可以罢工。 (对/错)
公司应该不断谋求利润最大化。 (对/错)
所有的基督徒都当缴纳十一奉献。 (对/错)
信仰和财富不能齐头并进。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