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藉着信,我们可以从此时此地开始享受永生;但是,只有当基督再来,使我们和一切都变得完全时,我们才能完全得着永生。
解说
在主日22中,《使徒信经》继续宣告“圣灵和我们的成圣”这部分内容中的一些美好真理。只是我们可能会感到不解,并提出这样的问题:“‘圣灵和我们的成圣’跟我们的复活和得永生有什么关联呢?”如果你意识到,是圣灵将基督里的一切恩惠用在我们身上,那么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圣灵使我们重生,成为新造的人。我们从中所得的恩惠和新生命中,包括了从死里复活及得永生等美好的祝福。只有当我们拥有了这一切,我们才能真正完全成为“新造的”人,而做成这事的正是圣灵。
但是,在我们讨论生之前,我们必须先来看死的问题。什么是死?死是一个普世的事实。所有的生灵,所有的动物,所有的人都会死(彼前1:24)。这也是一个奥秘。没有人能给“死”下一个完整的定义,也没有人能完全理解什么是死。我们至多也只能说,死使人的肉体败坏,身体的组织被分解;它使人的身体与灵魂分开;在死的那一刻,信徒的灵魂去基督那里(路16:22,23;启14:13),而肉体被埋葬,并归于尘土(创3:9)。
『有些人认为,信徒死后不是去基督那里,不是神志清晰地与他同住,而是睡着了,进入了昏迷状态,直到基督再来。他们的依据是,圣经中多处把死亡描写成沉睡(传9:5;诗115:17;帖前4:13,15)。然而,圣经的其他章节明确写道,信徒死后是神志清晰地,有意地与基督同在(路16:22,23;23:43;腓1:21,23)我们该怎样来看待这两种不同观点呢?我们得明白,与其说“沉睡”这个词是在描述进入坟墓后我们的生命特征,倒不如说是在描述信徒看待死亡的态度。沉睡并无害处,而且是积极的、可变的、暂时的。对信徒而言,死亡就是如此。基督已为我们取走了死的毒钩。对我们来说,死亡只是某一时间的一个过程,它把我们带到基督的同在中。信徒的灵魂是不会昏睡的,而是立刻与基督同在。』
死虽然带来肉体的败坏,但对神的儿女来说,这并不意味着肉体与灵魂最终的分离。他们在死的那一刻所经历的分离是暂时的。基督的复活证明了他的百姓也必定跟着复活(伯19:25-26;诗49:15;但12:13;约11:24;帖前4:13-18)。有一天,信徒的肉体和灵魂将会再度结合,成为完整的人。但这不是我们先前的身体与旧灵魂的简单重装。不是!圣经说那是荣耀的结合,我们的身体要像“基督荣耀的身体”一般(林前15)。它让我们看到将来的生命,在那个生命中,器官的衰退,人的局限和罪所带来的损害都将被除去。我们将过上跟以前完全不一样的生活。
神的儿女将来是这样,那么那些拒绝事奉神的人又将怎样呢?对他们来说,耶稣基督的再来并不标志着新生命将破晓而出,而是意味着永死的黑暗。非信徒死后,他的肉体进入坟墓,他的灵魂下到地狱(太5:22;29-30;10:28;18:9;23:15,33)。但是,到基督再来的那日,他们也将复活;但是,他将经受的是没有神同在的复活(约5:28,29)。他会被公开定罪,而后被打入地狱。
感谢神,神的儿女将来不是这样。《要理》问答58解释了《使徒信经》的最后一句话,并以“永生”(eternal life)作为结束。“Life”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它有许多不同的用法。它可以指从出生和离世之间我们的存在形式,就像在“他活着”这句话中 “活”的意思。它也可以指我们日常的活动和享受,就像在“这就是生活”这句话中“生活”的意思。“Life”这个单词的这两种用法圣经中都出现过,但它在圣经中还有另一个意思,就是与神相交。我们得以“活”过来,是通过耶稣基督(弗2:1,5)。
事实上,圣经说只有当一个人与神相交,他才能得到真正的生命,即“最丰盛,最有意义”的生命。没有神,我们可以呼吸,可以工作,但我们是死的,而且在不断地走向死亡。然而,当我们转向神,被圣灵重生,以致信基督,我们就跨入了新的生命,即永生。换言之,永生不是信徒在死后才能享受得到的。不是!如果我们信靠基督,我们的永生从现在就已经开始了(约3:16);我们在地上就能吃到生命的粮(约6:58)。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现在已经能享受到永生中的一切丰盛了。不是的!我们只是开始拥有“永远的福乐”,只是预尝它的滋味。以后我们将经历到“完全的福乐”,到那时,一切的疼痛、罪恶、痛苦、死亡、忧伤和眼泪都将被挪去(启21:4)。神要亲自住在他的百姓中间(启21:3),而百姓将得着新天新地为业(启21:7)。对于这一点,我们只能说这么多。我们还在今生的时候,将来生命的美好之处实在是我们难以理解,难以测度的,但有一天,我们将经历到一个生命,它超乎一切的眼见,是用语言难以描述的,是我们闻所未闻,想都未曾想到的。让我们信靠神,他会让这一切发生。让我们一起切盼这大惊喜。最美的、最高水准的生活将要来临了!
名词解释
安慰 | 请注意主日1和主日22之间的关联。 |
---|---|
复活 | 重新活过来, |
身体 | 信徒死后不只是灵魂不死,他们的身体也会复活,并再度与灵魂结合。 |
立刻 | 信徒死后不是去炼狱,也不是进入灵魂休眠状态,而是立刻就与基督同在。 |
基督我的元首 | 教会肢体不可能与教会的头基督分开,哪怕死也不能将其分开。 |
被提 | 发生在基督再来的那日。 |
与灵魂再次联合 | 信徒将来不是没有身体的存在,而是新天新地中新造的人。 |
(被造得)与……相似 | 与基督现在的身体相似。相同又不同,相同但比以前的更好。 |
永生 | 没有终了的生命。 |
在我心里 | 藉着圣言,圣灵向我们作见证,这是真实无伪的,我们从心里相信这一点。 |
初尝 | 永生从今生就开始了,它开始与我们归信基督的那一刻。 |
永远福乐 | 因为没有罪,也没有罪的后果,也因为我们将永远与主在一起,所以得享永远的福乐。 |
完全的福乐 | 没有什么可以玷污它,糟蹋它 |
永远赞美神 | 到那时,神当初造人的目的就达到了。 |
请插入图例
阅读
王上17:17-24 | 寡妇儿子的复活 |
---|---|
结37:1-14 | 平原骸骨的复活 |
但12:2 | 复活得永生和复活受羞辱 |
路16:19-31 | 两个人此时之后生命的对比 |
路23:42,42 | 死后得生的应许 |
林前15 | 基督和他信徒的复活 |
腓1:21-23 | 与基督同在更好 |
帖前4:13-18 | 复活与基督再来 |
启7:9-17; 14:13; 20; 21 | 对死后生命的描述 |
争议
炼狱 | 罗马天主教和希腊正教教导说,神预备了一个地方,所有不与教会为敌,但还又不够完全,需要被净化的人都去那里暂时受刑罚。 |
---|---|
灵魂休眠 | 声称人死后,复活之前,人的灵魂进入休眠状态。持这种观点的有:耶和华见证人、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普世神教会等。 |
灵魂不复存在 | 这种教导称,人死后灵魂不复存在。有些人说,这适用于所有人;而包括耶和华见证人在内的另一些人说,这只适用于恶人。 |
轮回 | 相信人会先后投胎成不同的生物。这种观点的持有者包括印度教徒、佛教徒以及一些影视明星。 |
普救论 | 持这种观点的人相信神救所有的人,无论他们信与不信,无论他们的行为如何。 |
问答题
- 什么样的画面能让人联想到复活?(结37:1-10;约12:24)
- 根据问答57,信徒的身体上将会发生那三件事?
- 我们死了会怎样?信徒死了,他们的灵魂会怎样?(启14:13)
- 此生之后,人有那两个去处?(但12:2)
- 罗马天主教教导说,在天堂和地域之间有一个地方叫“炼狱”。这种教导是怎么来的?它的依据是什么?它合乎圣经吗?(请参阅圣经词典)
- 有人教导说,我们死后就进入睡眠状态,直到复活那日。这是圣经的教导吗?(路23:43;约11:25;启14:13)《要理问答》认为这有可能吗?(问答57)请加以讨论。
- 圣经中哪里用“睡去”来表达死?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指的是灵魂休眠吗?
- 耶和华见证人相信没有地域,但非信徒的灵魂会被销毁。这合乎圣经吗?(但12:2;约5:29)
- 关于信徒死后的状况,保罗相信什么?(林后5:8;腓1:23)
- 关于复活的奥秘,保罗在林前15:35-50说了什么?他用了什么画面?他列出了哪四项对比?(42-44节)
- 从信徒的角度看,人死后被火化合适吗?信徒的身体会怎样?火化符合传统习惯吗?
- 人死了身体都会怎样?(创3:19)但主基督死后,他的身体所经历却不同。请问有什么不同?(徒13:36,37)
- 永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请参看问答58,并圈出正确答案。
a)出生时
b)离世时
c)重生时 - 请列举几个在今生就初尝到了永远福乐的人的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徒7:5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林后12:2-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约一3: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启21:10-22:5) - 为什么我们现在不可能知道有关永远福乐的全部信息?
- 基督再来的时候,他会对信徒做什么?
- 所有得救的人在来世都要做什么?
- 主日22与主日1有什么关联?
- 《要理问答》说,此生之后,我们必得享“完全的福乐”。这是什么意思?
- 根据希伯来书9:27,你对轮回一说怎么看?
- 对错题
在我们离世那一刻,我们的身体和灵魂都归于尘土。( 对 / 错 )
当基督再来的时候,我们会得到完全不同的身体。( 对 / 错 )
基督再来的时候,不义的人不会被提( 对 / 错 )
永生开始于基督再来的时候。( 对 / 错 )
有一天,我们的身体和灵魂将被重新结合在一起。( 对 / 错 )
永生是很无聊的事;没什么事可做。( 对 / 错 )
今生只是对来世生命的预尝。( 对 / 错 )
圣经很少提到今生,因为我们很难抓住它。( 对 / 错 )